踏“雪”而行

踏“雪”而行

貙犴散文2025-09-17 16:02:51
梨花盛开的时节,我回到了我的家。未曾想,我曾经生活了17年的地方,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我欢喜雀跃的心难以平静,迫切的想看一看那无比熟悉的梨园小径、河水、沙滩和那棵魂牵梦绕的歪脖子老梨树。行进在
梨花盛开的时节,我回到了我的家。
未曾想,我曾经生活了17年的地方,如今已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胜地。我欢喜雀跃的心难以平静,迫切的想看一看那无比熟悉的梨园小径、河水、沙滩和那棵魂牵梦绕的歪脖子老梨树。
行进在通往万亩梨园的途中,春天的风轻柔的抚摸着面颊,哦,那是久违了的味道,淡淡的花香夹杂着泥土的气息,鼻子立刻被俘虏了。我的心醉了,思绪随着悠悠而落的花瓣不经意的飘到了二十几年前……。记得也是这个时节,梨园经过整个冬天的沉睡,一下子苏醒过来,于是人们忙碌起来,要把积攒了一个冬天的粪肥馈赠给老梨树,那时候的我还只是一个不经事的小毛孩,不具备车把式的能力,父母总是用麦秸在高高的粪车上为我专设一个舒适的“总统专座”,那一刻,我只能和粪肥类聚了。梨花含苞待放的时候,母亲要给梨树疏松土质,我总会把排车更挂到老梨树的歪脖子上开心的荡秋千或则是爬到老梨树粗壮的三叉股上眯起眼和害羞的花骨朵一起,美美的、奢侈的挥霍着大把不花钱的阳光,那时候的阳光和煦温暖,能让人在产生无尽遐想的同时,安逸的享受着慵懒、舒适和浪漫,就像童话里无比美幻的景致。
我们回来的正是时候,梨花开得正盛,儿子看到眼前雪白一片,高兴极了,撒开了我的手,欢快的奔跑着,也许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过如此壮观的景色吧,可怜的孩子,被城市的柏油路和幼儿园的大墙禁锢的太久了,难得有这么好的机会,“让他跑吧”我跟妻子说,可他哪里知道,就是这条曲折的沙土路留下了他父亲数不清的脚印、欢乐还有苦难。那年我和儿子一般大年纪,大表哥刚学会骑自行车,也许是艺高人胆大,对自己的驾驶技术极度信任吧,居然敢带着我独自回家,在经过儿子刚刚跑过的路口时,可能是由于我坐姿的缘故,意外的出现了交通事故,或许不应该叫做意外,因为那时我仅四岁,我被大表哥“无情的”的抛在脑后,而驾驶员却“肇事逃匿”,幸好被邻家大爷看见,及时通知了家里,要不然哪还能有今天的携家带口游梨园。再大一点,能独立往返梨园与家之间,每年夏季都要和表兄弟们一起窝挤在爷爷的瓜棚里,白天抓螃蟹,黑天逮知了龟,其乐融融。而今天,表兄弟们天南海北,大表哥也已四十过五,大家也都不再年轻,很难同聚到一起,但我想,闲暇的时候我们一定会忆起爷爷和爷爷的瓜棚,忆起浓浓的兄弟情和无尽快乐的童年。
我们已经完全置身梨园腹地,棵棵梨树像曼妙多情的怀春少女,舒展着婆娑的身姿,摆出各种性感的造型,娇艳似雪的向游人表白着火辣辣的爱意。朵朵花瓣五片匀列,平展环抱,几根浅绿色的花蕊,俏皮的擎起淡黄色的花粉,若映朝阳而凝视,愈发显得清丽淡雅,楚楚动人。花间蝴蝶翩翩起舞,和着微微的清风,枝头摇曳,一幅绝美的动静组合图。儿子跑到前面停住了,原来前面是景区售票点,这时我才注意到这片园已被铁蒺藜围住了,听说市里今年投资1200多万建设了旅游景区,可能就在这一片园,可巧当年我家的梨园就在其中,歪脖老梨树就在其中,由于户口已迁移,梨园也被村里收回,歪脖树也不知被重分到哪家了。“如果要进园需先买票”,一位民警告诉我,我告诉他我是本村人,那也不好使,幸好这时看到了村书记——我的大爷,才有幸享受了一回地头蛇的待遇,幸好没有被自家的梨园距之门外。
景区着实建得不错,整洁的水泥路和青石板替代了往昔的沙土路,沿途修建了多处供游人休憩的凉亭,并配有碑文铭记,详细介绍了梨园的历史和历代名家华美的诗篇。不远处,梨花仙子的塑像高耸于繁花丛间,舞姿翩跹,似驾雾腾云,游人或顿足或留影,络绎不绝。我却无心欣赏仙子圣洁典雅的尊容,一心想见到我的老朋友,我的老歪脖,但任我极力的搜寻,始终没能见到我心爱的老伙计,这时我才意识到,远近的梨树都是新栽培的幼苗,而和我同时代的老歪脖们在饱含了阳光雨露,见证了岁月的蹉跎之后,多数都已化为木炭,我的心顷刻间沉到谷底,暖阳和美景丝毫提高不了兴致,却无故平添了些许梨花带雨般的哀愁。
随儿子蹬上了新修建的观梨台,极目向西南远眺,眼前一片洁白晶莹,浩浩汤汤,此起彼伏,让人不由的感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身临其境仿佛被融进了散发着阵阵清香的白色氤氲的怀抱,犹如泰山之巅迷雾缭绕的仙境神韵。东北,清澈碧绿的十字河蜿蜒环绕十余里,像一条长龙默默的守卫着圣洁的神仙福地。万亩梨园四月飘雪绝非浪得虚名,有道是“似风卷起千堆雪”,“景不醉人人自醉”,明诗人李流芳,,骑驴行于此,被桃红梨白,草长莺飞的美丽景色所陶醉,激情留有“山欲开云柳乍风,杜梨花白小桃红,三年三月官桥路,策蠹经过似梦中”的千古佳句。今有前市委书记,挥毫留下了“万亩梨园白似雪,十里春水碧如蓝”的形象描绘。
“谷城春晓山如黛,滕县花开白似银”美丽的梨花世代流传,年年开放,梨乡人年年观花,年年留情。尽管属于我的老梨树已不复存在,但是代代相传的梨乡人会和雪白晶莹的美丽梨花一起,把家乡装点的更加美丽、富饶。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