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叹胜于哭
我是从一些报纸副刊和文学杂志上认识那木的。近期工作不忙,稍有闲暇,便在红袖文集中系统地阅读了他的许多诗歌。我曾以匿名的方式跟过他的贴,并给他发过问候短信,却从没得到他的回应,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作品的喜
我是从一些报纸副刊和文学杂志上认识那木的。近期工作不忙,稍有闲暇,便在红袖文集中系统地阅读了他的许多诗歌。我曾以匿名的方式跟过他的贴,并给他发过问候短信,却从没得到他的回应,但这并不妨碍我对他作品的喜好。读他的诗,总能留下一些回味。比如:“我习惯用歌唱来调节呼吸”、“不惧在四四拍的岸边落水”、“梦再长,长不过夜晚”、“不想再认识新的人了/一些痛/够我消受十年八年的”、“我只要一只船的轻/半截桨的浅”、“天空写满的感叹号/摔成无数句点/在生生灭灭的雨泡里/干树叶子/以浩荡的船队/送葬自己”……
应该说,那木是一位比较有思想的诗人,“他的语言总是闪耀着人性+哲性的光芒”(有一篇评论如是说),构成了其或形象,或深刻,或新奇,充满甜蜜、苦涩、谐谑的复合味之美学特点。
他的诗歌文本中,《远情》就是这种美学特点的较好诠释。读罢《远情》,感受最多的是一种无法言说的意境美、一种风格的轻盈美,再就是一种“叹胜于哭”的凄婉美。
《远情》站在女性的角度,道出了一段已逝的隐隐作痛的爱情:
当年的妹妹曾“多想,车一直行驶在路上”、当年的妹妹曾“多想,就此成为一名主妇”、当年的妹妹曾想自己像翠鸟一样歇在哥哥嫩柳枝条上、当年的妹妹曾想自己像一弯月亮柔在哥哥的臂弯里。然而,美梦还未成,妹妹却被那汹涌的人潮卷走。“哥哥,你呢?你去了那里?”从诗中我们似乎聆听到了妹妹的凄问。我们又从“挥别的手还没落下,岁月,已经枯黄”的诗句中感受到了无情的岁月带走了那已回不来的爱情。
当年的妹妹还问:“马儿呢?”“花轿呢?”“哥哥,你哭什么?”诗中妹妹的凄美柔弱三问,让我们似乎感受到了妹妹的心疼,如宣纸上濡不开的墨点。我们不仅也要问一下:“妹妹,你哭了吗?”
最后妹妹明白了:哥哥你不想破茧成蝶,你想继续做一只蛹幽禁自己,我的怀里空空的,这一切缘于你已消失在夜色的蜚语中。不想与我入梦、圆梦,哥哥,我不怪你,我也不再找你,可我还要攒着你的名字不松手,让一段情亘古不变,地老天荒。
或许是亘古不变,地老天荒的执着感动了上帝,神谕而帮,似乎又要续一段美梦了。“哥哥,我不能见你/我怕你不是绿杉的模样/也不能听你的电话/我怕你不是青竹的声音”。岁月已逝,当年的爱情唯美,当年的绿杉唯美,当年的青竹唯美,一切的唯美就让她继续唯美吧!岁月无相伴,何不留唯美,妹妹的强留唯美,也是一种无奈的唯美吧!
“我血管里保存的是豌豆花的淡紫”。淡紫的豌豆花在妹妹血管里缓缓地蔓延,蔓延成情,蔓延成爱,蔓延成梦,蔓延成一生的至爱,是至爱可心底有痛。隐忍着,隐忍着,“哥哥,你写下的字节/我宁愿相信/是一个谎言,这样的结束/相当华美”。
或许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才写出这样唯美、凄美、令人心酸的诗句,这唯美、凄美、令人心酸中又淡淡地泛出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抱憾终生的爱的无奈。诗歌在一唱三叹中将暗藏的甜蜜、苦涩、又略带自嘲自解的谐谑之复合味在读者心中弥散开来。真个是哀莫大于心死,哭莫大于心叹!
附《远情》原诗:
(一)
哥哥,汽车
快到站了
多想,车一直行驶在
路上
我们紧挨着,坐在
最后一排
彼此的体温,烤热了
这个冬季
哥哥,你看烧荒的火
舌尖乱舔
屋顶也有白烟冒出
气喘吁吁
多想,就此成为
一名主妇
天天用江鲢和豆腐
煮一生鲜美
哥哥,你看翠鸟歇在
嫩柳枝条上
你的臂弯,也一定
柔过月亮吧
汽车,进站了
我被汹涌的人潮卷走
挥别的手还没落下
岁月
已经枯黄
(二)
哥哥,天麻麻亮了
迎亲的队伍
比唢呐声还要长
你的马儿呢
我的花轿呢
哥哥,你哭什么
难道不想破茧成蝶吗
继续做一只蛹
幽禁自己?
哥哥,我的两颊开满
你家乡的映山红
而你消失在夜色的
蜚语中。我的怀里
空空的
哥哥,这原来是一场梦
它由神谕所指引
但我真的
攒着你的名字
未曾松手
(三)
哥哥,我不能
见你。我怕你不是
绿杉的模样
也不能听你的
电话。我怕你不是
青竹的声音
我血管里保存的
是豌豆花的淡紫
哥哥,你写下的字节
我宁愿相信
是一个谎言
这样的结束,相当华美
2009-4-28于郑州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01hrguangdong.com/html/sanwen/x7sd47u0t2y.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