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端午节

又是一年端午节

财喜散文2025-09-17 06:24:56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悄然而至了。年年有端午,岁岁不一样。我所说的不一样,不是时间上的不同,而是内容、心情和形式上的不一样。以前我们那里习惯把端午节叫做五月端午。在我童年时期,由于家境困难,物资匮乏,是怎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悄然而至了。
年年有端午,岁岁不一样。我所说的不一样,不是时间上的不同,而是内容、心情和形式上的不一样。
以前我们那里习惯把端午节叫做五月端午。在我童年时期,由于家境困难,物资匮乏,是怎么过的五月端午,也没有多少深刻的记忆了,只依稀记得农村人忙着发一点小麦粑,街道上人买一点油条回家吃吃,仅此而已。在我稍大以后的少年时期,正赶上“文革”,每年端午节前的时候,报纸上、广播里天天喊着“要节约闹革命”、“移风易俗,过一个革命化的端午节”。老百姓不管这些,就盼着发肉票。端午节到了,肉票终于发到了手,大家挤到食品站门市部前排队买肉,又用豆腐票买回几块豆腐,拿回家烧烧,就这样过了一个“革命化的端午节”。那年月过节也要“革命”。
二十几岁成家以后的年代,我对端午节就有了很深的记忆了。每年要到端午节的时候,总要去丈母娘家看节的,雷打不动,看节当然不能空着手,是要带礼品的,如:肉、糖、绿豆糕和鸡蛋糕等,现在看来很土,那时确很难办,要找几个部门才能买齐这些礼品。买齐礼品后就带着孩子去看节,照例要在外婆家吃一顿中饭,照例是有回箩的:孩子小的时候,外婆要给外甥买一条红兜兜,上面绣有吉祥富贵的字样,再就是带回几个咸鸭蛋和发粑,年年如此,岁岁差不多。节是过去了,可那一个月的生活费就紧张了,那年月过节是一个负担。
再以后的端午节可就大不一样了。
两个孩子都大了,在外地工作,相继成家,又先后有了小孩,我们两口子也由父母“晋升”为爷爷、奶奶,过起了舒适的老年生活,在家时,看看电视,敲敲键盘,外出时,悠闲散步,逛逛超市,观观街景,有时遇到牌友,坐在一起,切磋切磋牌技,快哉乐哉!每逢过节,孩子们大都相聚回家,热闹着呢。这不,又是一年端午节,前些天的一个晚上,老伴就唠叨着过节的事,“也不知孩子们回不回来?”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我接茬:“你打个电话,问一下不就知道了吗?”“对,打电话。”说着,拨通了电话,电话那头有显示,知道是家里打的,两岁多的小孙子接的电话,他听到是奶奶,马上说:“奶奶好!”说着就唱起了自编自唱的“世上只有奶奶好”的歌曲,老伴拿着话筒一个劲的说好、好、好,脸上笑开了花,等唱完了歌就挂了电话,好半天,老伴才想起刚才忘了问回不回家过端午节的事。
只有几天就过节了,老伴问我:“你看,孩子们回来过端午,搞哪些菜呢?”我说:“随便,随便。”老伴已胸有成竹,随口报着:啤酒鸭、腊肉烧黄鳝、龙虾、烧鱼、鸡蛋饺……等十道菜,接着又说:“再买一点粽子,绿豆糕,煮点鸭蛋、汶蛋,孙子和孙女都喜欢吃。”我说:“今年端午节是星期二,还指不定回不回来呢。”老伴说:“没有关系,端午不回来,双休日肯定是要回来的,去年不也是的。”这些年的端午节可热闹了,两个孩子前些年回家是两个人,后来是四个人,近几年是六个人了。他们回来后,最忙的是老伴,厨房那一摊子我不会,插不上手,两个媳妇各自照管着自已的孩子,也帮不上什么忙,老伴忙里又忙外,一天要跑几趟菜市场,不是忘了葱就是忘了蒜,好在家与菜市场路不多,只一街之隔。好不容易吃过了饭,刚收拾好,就又带着孙子、孙女到街上买这样买那样,忙得不亦乐乎,忙是忙,心里可乐着呢。真正是忙中有乐,乐在忙中。这些年的端午节就两个字:忙、乐。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