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记:创办《社区文化》杂志
  年关岁未,总得说点什么?就说说《社区文化》吧!从接手主编《社区文化》刊物那一刻起,屈指一算已出版24期。在厚厚的文稿中,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个作者的创作不易,也在身临其境中再次领悟到爬格子人的艰幸。小社区
              年关岁未,总得说点什么?就说说《社区文化》吧!从接手主编《社区文化》刊物那一刻起,屈指一算已出版24期。在厚厚的文稿中,我深深体会到每一个作者的创作不易,也在身临其境中再次领悟到爬格子人的艰幸。
小社区、大文化。为了发挥社区文化促进会的职能,体现社促会在社会的存在价值,团结身边更多的“文化人”,为创建和谐社会酝酿出更多的“精神食粮”,我首先想到的是办一份既能体近社团性质而又属于自已会内职能的刊物来。这样就能相得益彰达到两个目的:一是为会员提供一个自我展示文学功力的平台。二是让大家能及时将身边发生的新鲜事汇集起来,用最快的速度传递给社会,广泛进行弘扬延安精神。基于这些浅显易懂的观点,靠一时的热忱,向会长张勋仓同志提出了这个轮廓性建议。他听后,当机立断并详细安排了办刊思路,主动承担起大家担心的经费问题,有了张会长的坚强后盾,大家信心百倍,分头张罗起办刊准备工作。首先,我将这一想法向省会主要领导郭建兰同志做了汇报,在得到省会首肯下,我委托当代文坛著名作家高鸿同志向文联副主席高建群先生索题刊名。高建群是延安走出去的大作家,仅管他创作十分繁忙,但他还是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得知来意后,他欣然挥家,题写了《社区文化》刊名。随后我利用全省文化高层论坛会的契机,与郭建兰秘书长一道拜访了会长李继和、名誉会长原省委书记安启元、副省长王寿森、省委组织部巡视员余少君等高层领导,得到他们的充分肯定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希望,使我产生了办好刊物的强大动力。
起初,最担心的就是缺乏稿源与质量。当约稿函发出不到一周时间后,我的疑虑和担心随之消除,应征稿件就像雪花一样飘然而来,字里行间渗透着一股让人久违的乡土气息和百草的芳香,震撼人心。从纯文学角度论之,那些作品算不上“作品”,它就像尚未收掇洁净和经过加工的五谷杂粮,充满原始的质朴,但每一粒却十分饱满和纯粹正宗,、原汁原味地呈现在你面前。仅管如此,我还是喜不自禁、乐此不彼地欣喜若狂,心存感动。这好比解放生产力后的机播机收与落后的原始生产力下的撅垦锄犁而出的产品。一种用先进的科学催化生物速生高产,一种靠土质自身的肥沃而自然生长成的产品。用现代人时髦话讲:一种是有机生产品,一种是无机生产品。人们在领略科学的突飞猛进同时,也在尽情享受着高科产品的滋润。时间久了,人们胆怯起来,常期食用不利心身健康。久而久之,原始的生态性作物倍受欢迎起来。仅管它们缺乏完整的包装和精工细制,但粗糙中却令人毫不犹豫地认知起它的纯洁。文学好比耕种,两种生产方式,两种享受结果。我推崇后者。后者具有的,前者永远也不会有。因此,恕我直言:我们这此“小人物”虽不起眼,但在不断地创造着人类的供给营养,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食粮。一个无形的营养库储着这个泱泱大国人的立身根本。文学创作也如此,徘徊在文学边缘的执着爱好者们就是典型的后者。我常常将这些暂不入流的文学爱好者称为“草根一族”。我深信她们对文学的巨大作用,绝不亚于那些所谓的大家贡献。
由于会员都是兼职人员,所以在选用稿件上还是不尽人意,一是时间苍促,二是缺乏校对,只能反复强调自已校对为主,但不应出现的问题还是出现了,这便成为我的一种遗憾与内疚。这本爱好文学的“草根族”版本,虽然按月出版,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加工与精工细雕,所以充满她的原始性。诸如:选题、取材、语言的运用,绝对是上乘作家们的软肋,这些源于生活最低层的情节是它们永远也无法体察到的。难怪,当代文学大师们云集延安时,看了“社区文化”后感慨地说:不错、不错,这是一本典型的文学素材库。虽然语气中肯,但我听出了玄外之音。就写作技巧而言,我们这些草根们几乎跟纯文学谈不上,但我们运用的素材却让“大家们”自叹弗如。
为了有效提高我们的创作水准,我们开辟了《名家欣赏》,选登了陕西省著名作家:贾平凹、高建群、陈忠实、王芳闻、高鸿、史小溪、曹谷溪、梁向阳、米生富等人作品,使会员们获益非浅。为提高刊物知名度,我们聘请全国著名书法家:秦润波、魏守礼、吴三大、黄愚,以及延安书法名家:樊高林、白世锦、张振华、蔡佰虎、康龙、刘建平等人为本刊《书画天地》题词。每期杂志,我们向全国各省、市、县主要负责人寄发,为弘扬延安精神起到积极作用。市长陈强闻讯后,为本刊题词:当文明和谐的使者、做延安精神的传人。更令我们惊喜的是,在著名作家高鸿的鼎立帮助下,“社区文化”杂志每期打进了“中国鲁迅文学院”高级研讨班,目前,已有全国60位著名作家为本刊签名。
一个“草根”文化人的阵地,能取得如此社会效益,我感到欣慰的同时、也深深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在剧增。好在,张勋仓会长在圣地延安是一位颇有声望的政界名人,他从市委副书记的位置刚卸任不久便率领我们组建起了全国唯一的市级社区文化促进会,他不仅有敏锐的政治头脑和崇高的政策理论水平,而且在社会上具有很强、很广的社交范围,他平易近人的亲和力自上而下,深受公众推崇,故此,在他的感召之下,社团发展迅速壮大。目前,会员已发展到500余名,建立了七个县级分会。这些坚实的基础,不仅拓宽了文学队伍,而且建起了一座巨大的草根文化资源库,这又使我信心倍增。
新年伊始,我在紧张而快乐中突然产生了一个想法:出版一本“延安草根文化名人录”,把徘徊在文学边沿上的文学执着爱好者们集聚起来,形成一个文学梯队向省内外“名家”推出,用事实证明:延安这块不凡之地上的文学巨大潜力。这只是我的一厢夙愿,要梦想成真,还需广大会员鼎立支持才能实现。顺此,向关心和支持我们社会文化促进会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地致谢
2011年1月7日草匆于宝塔山下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01hrguangdong.com/html/zawen/xsuuf46t2nt.html
上一篇:金钱价比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