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罄艺全,播种希望

德罄艺全,播种希望

摊蒱散文2025-09-07 10:15:14
记湖口县先进教师屏峰中心小学副校长余春泉同志……在鄱湖环绕、庐山为屏,青山绿水为裙德屏峰小学,有一位始终不渝地追求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家长放心、学校信任、教师称誉的好老师,他就是全县先进教师、屏峰中心小
记湖口县先进教师屏峰中心小学副校长余春泉同志……
在鄱湖环绕、庐山为屏,青山绿水为裙德屏峰小学,有一位始终不渝地追求做一个受学生欢迎、家长放心、学校信任、教师称誉的好老师,他就是全县先进教师、屏峰中心小学副校长、小学高级教师余春泉。虽然他没有感召世人的豪言,没有惊世骇俗的壮举,但他有对教育事业的一腔热情,有对三尺讲台的一颗爱心,有对“为任从尚、为教从优、为政从勤”的追求。二十余年的无私奉献,由一个涉世未深的高中学子变成一个步履稳重的中年教师;由不经传的代课教师成长为投梁顶柱的教学骨干;由一名普通教师步入学校行政领导行列。二十余年的耕耘,二十年的收获,甜酸苦辣,人生百味,像美酒的醇香,陶醉着他的事业、他的学生以及他身边所有的人。
一、无悔追求、毅然“三次”选择
1984年余春泉同志从湖口中学高中毕业,虽然背负着高考落榜的委屈与十年寒窗付东流的辛酸,但面对屏峰边远山区教学水平的低下和师资的缺乏,毅然放弃复读、高考的机会,成为一名月工资仅28元的代课教师。这一举措令很多同学困惑,家里人不支持,社会上的人不理解。凭着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面对一群哭鼻子、流鼻涕,稚气未脱的山里娃,每天出进低矮阴暗、潮湿的瓦房教室,守着枯燥的三尺讲台,他感觉生活充实了很多,坚信自己选择的正确。
1986年,又一个改变其命运的机会降临到他头上。乡党委、政府根据他所在村委会干部的文化、年龄状况,培养村后背干部力量,根据领导酝酿、考评、推荐,拟调其进村任团支部书记、民兵连长并兼出纳。当组织在征求其意见的时候,他反思自己人生坐标的确立,反复权衡利弊及个人得失,其他人求之不到的工作被他婉言拒绝了。论工资待遇,高出28元一个月必定无疑;论享受,比枯燥乏味的教学工作,比三尺讲台的人生空间要优越得多;论发展,比起临时性的代课工作,村委会的发展机遇要大得多,但他与教育有不解之缘,他离不开一群群活泼可爱、充满灵气的学生。
1989年全省从“五大”毕业生中招聘干部,此时他已获得江西教育学院政教专业毕业文凭,在机遇面前,他乘势而上,参加招干考试,以全县总分第三被聘用。按当时干部任用原则,一是充实乡镇第一线干部队伍,二是行政事业用人单位,在这鲤鱼跳龙门的机遇面前,他完全有可能选择离开清水衙门,告别穷教书匠;他完全可以选择改道从政,谋求新发展。从人事局拿到人事干部登记表后,毅然踏进了自己的娘家——县教育局的大门,成为一名干部履历的正式教师。正如他常所讲的“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奉献”,他无怨无悔,矢志不移。
二、严谨治学,坦然“三次”提升
教人须先教己,名师才能出高徒,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正是秉着这一理念,余春泉同志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虚心好学,锐意进取,不断创新,力求业务素质一流,政治水平上游。
1985年,为了自身文化业务素质的提高,适应教学的需要,他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成人高考参加了江西教育学院政教专业函授学习,并获得大学专科文凭。当时参加学习的学员都为在职正式教师,只有他一人为代课教师,别人工资是他28元的几倍;别人是旅费、学杂费报销,他是全自费;别人是公假学习而他却要先调好课,看人脸色求人情请假。他也曾有一念之差放弃学习,想到今后教学工作对知识的重要性,但他挺过来了。这之中的苦衷也只有他一人能体会。1988年获得专科文凭后,一直担任高年级语文教学,教学成绩名列全乡前矛。曾任村小教研组长、村小负责人等职,在学校发挥了骨干教师的作用,成为教学中的领头雁。
1998年由于他在教学上成绩突出,业务水平过硬、政治考核合格提升为学校教务副主任。而此时的屏峰小学也因98洪灾百废俱兴,因98年学校班子大调整而强强整合。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教务主任责无旁贷。临危受命,他一边教好自己所教的课,一边协助学校领导管好学校的教务工作,确保学校教学工作正常运转。他工作思路新、点子多、进入角色快、自我定位准确、善于动脑筋、乐于做实事。通过三年的努力,教务处步入规范化管理;学校制度化建设加强,集中校委一班人智慧,执笔完成了《屏峰小学教学、管理奖励办法》,狠抓五年级的教学,教学质量一年一个台阶,在五年级评估考试中取得了全县农村小学第二的好成绩。学校教学教研空气也逐渐活跃,新课程改革稳步实施,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出现双丰收。由于聚集校委一班人的智慧,屏峰小学“缩小城乡差别”工程硕果累累。普通话成为校园亮点。通过对校园环境的硬件改造,达到“校园五无”即地面无纸屑,墙面无乱画,绿化无杂草,沟里无污水,厕所无异味”。为确保学生路途安全,实行“红旗引队,整队右行,中途不散,回家离队。”抓好全体学生“三个习惯”即“特别讲究卫生的习惯,非常热爱劳动的习惯,尤其会讲普通话的习惯”的养成。随之而来的是学校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全县先进单位。尤其其出色的工作水平和领导艺术,2001年破格提拔为屏峰中心小学副校长,面对担子更重、压力更大的副校长职位,既要搞好教学,又要参与学校管理。为了教学和管理两不误,他常常是超负荷地工作,通过磨砺,来锻炼自己。
余春泉同志是一位好教师,也是一位好领导,在繁重的教学及管理的双重压力下,不断用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十几年来,他十分注重对教学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坚持不懈的教学研究,每有收获,必付之于文字;每有感悟,定见诸于笔端,开创屏峰小学以研促教的先河。他撰写的论文《体罚——镜子?鞭子?尺子!》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中国当代教育研究》并获论文一等奖,论文《四个环节的育人功能》、《观察——实验教学的千里眼》发表于国家级刊物《东方教育》并分获一、二等奖,论文《充分展示社会的内在美》、《学前教育ABC》、《素质教育是前提,德育工作是主题》分获市年会论文二、三等奖。《弱智儿童教育的新思维》、《一费制对学校工会工作的影响》、《考试方法之我见》等多篇论文获县年会论文奖。撰写的《白鹭施仁,兴学为先》入选《湖口县文史资料?教育篇》第十三辑。主编了屏峰小学第一辑《教师优秀论文集》。执笔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