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学友之风,有若飞鸿
知道艳丽永远离开我们的消息,那是袁博通过网络告诉我的,紧接着我又将这个不幸的消息通过网络告诉其他我能联系到的大学同学。在中文系02级的QQ群里,我们这些艳丽昔日的学友,熟悉她的,不熟悉她的,开始都希望
知道艳丽永远离开我们的消息,那是袁博通过网络告诉我的,紧接着我又将这个不幸的消息通过网络告诉其他我能联系到的大学同学。在中文系02级的QQ群里,我们这些艳丽昔日的学友,熟悉她的,不熟悉她的,开始都希望这不是真的。可我们最终不得不承认离开的的确是和我们在一起朝夕相处了四年的学友,已怀有七个月身孕的艳丽在送妹妹上班的路上被歹徒残忍地杀害了。从此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同学,好朋友!说起艳丽,大学时代的她勤奋、刻苦,是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高材生。大一的时候,我和艳丽同班,她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口浓重的湖北口音。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他受到给我们教现代汉语的郭沈青老师的厚爱,郭老师研究方言学,经常在班里夸奖艳丽的好学。艳丽是当时我们班唯一的一位湖北生员,咸宁山水的灵气自然也成就了她的人品和学识,这是我们这些三秦学子难以企及的,我想郭老师知道艳丽遭遇了这样的不幸,一定会很难过的。
大二以后,我们虽在一班,但的确缺少交流。一则是我把自己局限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悠然地读书写作;再则我的成绩不算最好,总觉得我们之间有些隔膜。虽然我们的交流不多,但我侧面对她有一定的了解。那时候,我们中文系经常将学生的优秀作品结集出版,我因此读了她写的很多文章,对她的心迹和行止颇为关注。当然如果以毕业三年之后今天的眼光来看,我们那个时期的习作多半沾染了“学生腔”,但对见证我们成长的意义而言,又是多么珍贵啊!可惜的是,就是在得知艳丽永远离开我们这个不幸消息之前,我对她的家庭情况一无所知!直到现在我才知道,她出生在地处通城县那个偏远贫敝的山村和她清贫的家境。但最令人感动的是她靠着自己坚强的毅力走出大山,怀揣着梦想要改变现状;最令人感动的是她放弃了考研的机会,带着巨大的悲痛为溺水而亡的小弟处理后事,甘愿在一所中学教书,好好侍奉父母,尽到一个做长女的责任;最令人感动的是我们这些同学在她离开之后还依然这样记着她,挂念着她的父母;最令人感动的是她的学生们写下朴素的文字为他们的吴老师送行!
是啊!我觉得如果说艳丽是我们当中不幸者中最不幸的一个,那么她的父母就是普天下最不幸的父母啊!两位老人含辛茹苦地养育了三个儿女,在那样一个贫困的家庭,这是多么不易啊!现在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之年,不可不知”,这么突如其来的变故谁能承受得起呢!我突然想到苏轼写给弟弟子由的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又想到袁枚在《祭妹文》中所说的“汝死我葬,我死谁埋”的话,感受着温婉诚挚的手足之情,内心竟有无限的伤感。李婷同学在撰写的怀念艳丽的文章中写道,“可怜的艳丽,在仅有的26年生命中,两次大的变故都不是因为自己”。也正是因为这“都不是为自己”,我们足以说艳丽是一个伟大的女儿,伟大的姐姐,是我们所有同学引以为荣的骄傲!张娟同学一方面和我们一样要求将十恶不赦的凶手绳之以法,另一方面呼吁我们大家为艳丽的父母奉献一些绵薄之力。
“学友之风,有若飞鸿”。艳丽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一颗流星划过天际,总会留下永恒的光彩!艳丽如天上有灵,应当深知,她是我们的骄傲!就好像七年前的一个炎炎夏日,我们相聚在钢管厂简陋的校舍里,开始了难忘的大学生活一样,希望艳丽在天国的日子依然有金子般温暖的阳光照耀她那一颗金子般的心灵,直到永远!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01hrguangdong.com/html/sanwen/xsfs65ihg1n.html
上一篇:中台山中的日月星辰
下一篇:我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