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水魂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生命的源泉,即肉体的灵魂。管仲曰“水万物之本源也”。她幻化成爱,孕育生命,随风而至,不绝如缕。《诗经》三百首,徜徉潇洒,放浪不羁。但以爱情开篇,可见,孔子也为爱情醉。《蒹葭》起文,
上善若水,润物无声,生命的源泉,即肉体的灵魂。管仲曰“水万物之本源也”。她幻化成爱,孕育生命,随风而至,不绝如缕。《诗经》三百首,徜徉潇洒,放浪不羁。但以爱情开篇,可见,孔子也为爱情醉。《蒹葭》起文,文清气秀,柔满力厚,透着水之柔美,彰显爱之雄浑,这便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所以,中华民族是水的象征!温文尔雅,砥柱中流,绵长不绝,济育苍生。
中国人对水是有很深感情的。所谓“智者乐山,贤者乐水”。且从古至今,由内至外,帝皇千载,王朝万代。哪一位贤人雅士不视水为知己?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水给他的感悟和智慧。庄子曰“君子之交淡若水”。道出的是真情如水,水淡而意浓。“原清则流清,原浊则流浊”则是荀子在告诫我们做一个纯洁之士,清白之人。先哲们把民族的思想趋近于水,水性本柔,但不乏力量。所以滴水可以穿石,或有惊涛拍岸之势,卷起千堆雪。
太白醉言“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如此气势如虹,便可以摧磐石,纳百川,接天通地,折服众生。这是一种性格酝酿着勃勃生机,或者说是中国人自强不息的动力之源。感觉黄河即在眼前,呼啸而来,奔腾而去。顺着惊涛逆流而上,撑浆三百里,会觉五千年。
古铜的色彩,烙印在每一个中国人肌肤上,灌注在血液里,植入于神经中。夕阳下,踏着铿锵有力的节奏,映着黄土地腾起的流沙飞舞,终于抡起浑圆的臂膀,击起安塞腰鼓。舀一碗黄河水,唱不尽的民族魂。
然而,我见到黄河水却九曲回肠,文脉纤细。犹如母亲的躯体也历经沧桑,饱经风雨。那里的她,“人比黄花瘦”。如一根毛细血管,与大地浑然契合,渗透勇敢,流淌坚毅,默于奉献。张弛有度,漫流千年。遥想子美当年,孤身站在半山畔,眺望长安城,鼎盛繁华,毁于兵戎。可有万念俱灰之情?忧国忧民杀身济时,甘心铸写一代“诗史”,葬身于洁波净水,岂不快哉!世间万物也唯有水能够怀抱他那爱国之躯,并与其溶为一体,奔流着,熟睡着……
山河欲破碎,文明何安在。宛如南园北国,断了弓弦?坍了城池?涸了水源?
江南,温柔之江南!潺潺细流,波光明净。一叶扁舟,两点芭蕉,岸芷汀澜香未尽,渚清沙白鸟飞还。想必有这样的水,便生得出这样的美人。采莲人虽儒雅,但不无脊梁,风骨犹硬。如革命烈士柔石,“剜心也不变,砍首也不变,只愿锦绣的山河,还我锦绣面”。柔皆刚键,力可碎石。
北国,雄壮之北国!喯珠吐玉,白浪滔天。那一道道被水冲击的坝子,纵横交错,在急雨淋漓中汇一道江河,变一泓甘泉,养一方名士。如母亲皱纹,带着一丝慈祥,满是恬静。她用自己的乳汁,哺育白山黑土,浇灌天下粮仓。
忽然想起家乡那口枯井,前人挖井,后人思源,枯井不竭。
中华民族——浩淼之水,水深潭阔,必见真龙!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01hrguangdong.com/html/sanwen/x6s5f54r2gn.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