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有灵感就读书
文学创作需要灵感,有些事,有些物,或者有些人,让你感动了,使你震撼了,把你逼急了,不写出来憋得实在不行了,不得不一吐为快了,这时写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文章。可是,文学作者并不是时时都有灵感,事事都有灵感,
文学创作需要灵感,有些事,有些物,或者有些人,让你感动了,使你震撼了,把你逼急了,不写出来憋得实在不行了,不得不一吐为快了,这时写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文章。可是,文学作者并不是时时都有灵感,事事都有灵感,有时甚至是好长一段时间根本就没有灵感。
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在我的身上,可能也会发生在好多文学作者身上。
看到人家一篇篇美文发表,自己就觉得心急,越急越想写,越写越不满意,形成恶性循环,整的人心烦意乱,情绪不安。
前不久,旬阳县作家协会举办了一个重点作者座谈会,把出版文集的三十多位作者召集在一起,谈写作体会,并邀请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安康市作家协会主席张虹、安康市文学艺术评论家协会主席姚维荣进行点评,我也应邀参加了座谈会。
不少作者提出了写作上的困惑,说想多写,但总是写不好,难提高。
张虹老师讲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时代是急功近利的时代,文学作者想写作,想出书,但没有时间坐下来学习,在出了大量作品的时候,要停下来读书学习,这样思想才能升华,才能走出小我,写出大我,才能产生具有生命力的作品。”张虹老师还讲了自己文学创作路上的一段经历,说她曾经也遇到过写作上的困惑,于是干脆“封笔”一年,专门研读中外名著,在阅读中和名家进行心灵对话,感受到名著的精神力量,以及文字的干净利落,对她后来的写作帮助很大。
听了张虹老师的精彩讲话,我茅塞顿开。我热爱文学,利用业余时间创作二十多年了,出了几本书,获了几次奖之后,却一下子写不成了,就是硬写出来的文章也是凑活,不是没有思想性,就是没有可读性,多数文章还是封闭在“小我”的天地里,缺乏生命力。
没有灵感就读书,于是我就停下写作,或者不急于写作,静下心来读完了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宗仁老师赠我的《藏地兵书》,又阅读了《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集(散文杂文卷)》,以及《新中国精品文库(散文卷)》和《朱自清散文集》,对我触动很大,我感觉到自己的文章是那样地肤浅,也体会到张虹老师的讲话是那样地深刻。
不少文学作者让我给他们说说散文写作的技巧,或者让我给他们指导指导,我实在是没有好的办法,真担心说不到点子上,今天写出这点文字,也算是和文友的一点沟通和交流,以求共勉。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01hrguangdong.com/html/sanwen/l7ifsd552m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