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看相”

说说“看相”

委运杂文2025-05-21 05:09:34
“看相”是人们对“相面”的俗称,精通相术的人,通过仔细观察人的相貌,便可知晓其过去,而且还能预测其未来。至今,在不少城市的街头巷尾仍然有看相的。但这些人之中,大多只懂点皮气,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完全是靠
“看相”是人们对“相面”的俗称,精通相术的人,通过仔细观察人的相貌,便可知晓其过去,而且还能预测其未来。
至今,在不少城市的街头巷尾仍然有看相的。但这些人之中,大多只懂点皮气,没有什么真才实学,完全是靠三寸不烂之舌混饭吃,并不是正宗的相面。因此,世人大都不屑一顾。
几年前,我回湖南探亲,返程的那天,在株州火车站里候车。因为离上车的时间还早,我便走出车站,在附近的街道上瞎逛。
溜达至一个巷口,见一戴眼镜的中年男子坐在小板凳上,穿着还可以,只是显得有些脏,目光呆滞地望着前面过路的人。他的身旁摆放着的一张白布,上面勾画着一幅标有人的面额十三部位的称呼和定位图,下面写着“麻衣相法”几个大字,——一望便知是摆摊看相的。
我站在旁边观看起来。
稍久,“眼镜”忽然感到有人,抬头朝我看了看,忙着招呼:
“我看先生的相,神清气爽,三停均称,相貌不俗,看看吧!”
我打量他,问:“看一次相要多少钱?”
“不多,十元,一包烟的钱。”
“你一天赚得到好多钱?”
“平时冇得什么生意,顶多赚三、四十元。”
我又认真地端详他的面容,黑中带黄,瘦而露骨,额头狹窄,前额上端还有一明显的疤痕,眼晴无神,两颊无肉,下巴瘦削而后缩。另一点让注意到的是,他手里不停地摆弄着一把新的玩具手枪,与他职业极不相称。
我对他说:“我看你为人还算是本分,不是那种奸诈、狡猾之人。——但你的命不大好啊!幼年生活很苦,父母早亡,十五、六岁那年遭了一次大难,现在你老婆又离开了,一个大男人,回家还得带崽伢子,也难为你了。”
他一听,惊诧地一下子站了起来,以为遇到了高人,赶忙连连道歉:
“我眼神不好,不知深浅,班门弄斧,多有得罪,请先生指教。”
“不要这样客气,相面只是我的业余爱好。”我微微一笑。
“哪里,哪里,先生过谦了,佩服佩服!”
“眼镜”似乎遇到知音,找到了说话的机会,还沒等我继续问,他便老实巴交地主动向我讲起他的身世:他家住农村,种田为生,家境贫寒,三岁丧母,七岁丧父,双亲都是得了病无钱治而过世的。后来他在叔叔家里寄养大。十五岁时,有次贪玩,爬到树上去掏鸟窝,不小心从树上摔下来,额头跌破了,眼睛也受了伤,初中未读完就辍学了……后来拜师学艺,学会了看相,于是,常在此地摆摊,勉勉强强混口饭吃。去年,他老婆与别人好上了,嫌他穷,说他冇得出息,攀了高枝,跟着别人跑了,留下个细伢子,五岁了……说得黯然神伤。
当时,我本无心在他面前显露自己的相面术,也并非有意逞强好胜,只是无聊之中想打发这难奈的候车时光,顺便试试自己的这一爱好究竟学得怎样,检验一下这门功夫是否学到家了。
临走,我好心地劝他几句,“这碗开口饭不好吃,现在也不时兴了,还是做点小本生意比这强。”他双手一拱,点头称是。
要说我国的相面,由来已久,渊远流长,大概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早在《史记》一书中,就有关于相面的故事。在该书的〈高祖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吕公者,好相人,见高祖状貌,因重敬之,引入坐……吕公曰:臣少好相,相人多矣,无如季相,愿季自爱。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
汉高祖姓刘,名邦,字季,为人豁达,性恪豪放,此时尚未发迹,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吕公当时是一富绅,有一天,他在沛县的县令家里作客,碰巧见到了刘季,不由大吃一惊,观其相貌贵不可言,实有帝王之相矣。于是,当即拍板,将女儿许配予他。吕公的老伴知道后,很不满意这门亲事,她哪里懂得吕公的此番良苦用心,自然大为恼火,对吕公发脾气:“你这个人怎么这样糊涂,起初,你常想着让女儿有朝一日出人头地,非要将她嫁给贵人不可。即便那个与你交往甚深,官居七品的沛县县令,因看上了我们女儿,来求婚,你都回绝了。今天你倒好,怎么疯疯癫癫地随便将女儿许配给这样一个刘季呢?”吕公说:“你们女人家懂什么!”后来,刘季果然当了皇帝,吕公的女儿就成了历史上有名的吕后。
由此看来,相法真是利害,竟有这样大的能耐,实在令人惊叹!
可是,如今只要一谈起看相,很多人都嗤之以鼻,认为是封建残余,是迷信,荒谬得很;有的甚至持鄙视的观点,说它是骗人的,扰乱民心,是糟粕,应予摒弃。
果真如此吗?非也!此种说法未免太偏颇,太武断,也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真正潜心钻研相学知识的人,决不是那种打着看相的幌子,到处招摇撞骗的江湖术士,而应该算作是专门研究社会科学和民俗、民风课题的学者。
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存在就是合理的。”也有人将这句话翻译成“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现实中所存在的,既然能够留存下来,那就合符一定的逻辑,总是有它一定的道理。当然,这里的合理也并非就是一定合法。
“面相学”也是一门古老而悠久的学科,它综合了人类统计学、进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多理论,通过分析、研究、判断,产生出客观结果来,并且用于指点人生和劝告人。
自古至今,不乏有人相信看相,探问吉凶祸福,测测个人前程。有的企业公司也信这个,在招聘、用人、找投资者,预测员工的能力时,他们便会借助相法来作为参考。不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很想从面相所表现出来的现象和结果,去知道过去曾发生的事情,推测出未来……
看相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自然是有一定道理的。这也说明,相面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我们老祖宗在研究人的面部特征过程中,长期积累留下的经验和学问。这种具有悠久历史的华夏文明,本应该首先继承,然后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再发扬光大才是,岂可将其视为垃圾,轻言丢弃呢!
只不过是,现在真正以探讨学问的态度来从事相法研究的人,实在太少了!
相面决不是迷信,它是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也是一门自古传承下来的科学和艺术。
从我国出土的西周以前的甲骨文上,从古老的《易经》上,我们的祖先就懂得了相面术,并以此来了解自己或别人的过去和将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
在文化、经济发达的港、澳、台地区,甚至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都流行看
标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