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称谓闹趣
北方人擅长做面食,馅大皮薄的包子到了南方人口中就改头换面成了“馅馒头”了。那圆溜溜白胖胖没有馅的馒头在他们嘴里自然就是索然无味的“淡馒头”了。可见南方人对馒头只知其二——“淡馒头”和“馅馒头”。他们还
北方人擅长做面食,馅大皮薄的包子到了南方人口中就改头换面成了“馅馒头”了。那圆溜溜白胖胖没有馅的馒头在他们嘴里自然就是索然无味的“淡馒头”了。可见南方人对馒头只知其二——“淡馒头”和“馅馒头”。他们还不晓得淡馒头里按形状又分圆馍馍和方卷子;馅馒头又分为荤馅的、素馅的等等。只要有馅,没有北方人做不出的馅馒头。不能怪南方人对面食知之甚少,人家那里盛产的是大米而不是小麦。人家能把糯米做出好多花样来,比如豆沙黑芝麻馅的元宵,年糕等等。现在北方人过元宵节的时候也像模像样地吃起元宵来了,过去都是吃团圆饺子的。
由此可见,某地什么事物发达,此物的名目就繁多。
比如在英文里不管是叔叔大爷舅舅,一律统称“uncle”。这些老外不管你是他七大姑还是八大姨,称呼面前人人平等,一句“aunt”完事。中国是礼仪之邦,是讲究长幼尊卑的。叔叔是比大爷年龄还小的人,你一样也称他为“uncle”,那不把大爷的鼻子给气歪了?中国人喊上一句“大姨”旁边人一听就知道那“大姨”是他妈妈的姐姐。而对于老外,即使喊上八句“aunt”也没人明白这俩人的关系,中国人就开始琢磨了:此老外是彼老外的姑妈呢,还是姨妈?要不是那老外的五婶子或二大娘?
老外不明白中国人为什么称呼爸爸的妈妈为“奶奶”,妈妈的妈妈为什么就是“姥姥”了呢?在他们的字典里,姥姥和奶奶是一个词:“grandmother”。中国人不明白的是:俩外国老太太在一起的时候,怎么知道他们的宝贝孙子喊的是哪个老太太呢。男老外更不明白的是既然他的孩子喊自己的母亲为“奶奶”,为什么又让自己的孩子称呼陌生的老年妇女为“奶奶”表示尊重老人呢?那个陌生的中国妇女怎么能是自己的妈妈呢?
咱们这个礼仪之邦真是搞晕了老外!
中国古代是一夫多妻制,对妻的称谓更是名目繁多:夫人,太太,小妾,偏房,姨太,贱人,内人等等。这只能说明国人对此有着相当深透的研究,此制度在中国也相当成熟,不然哪来那么多的名目。当然,这事至少已成百年往事随风而逝了,也不值得拿到国外跟人炫耀。再说了这事又不像什么几大发明,越早越让国人有自豪感。不知道英文里除了“wife”有没有其他的词语来和中国的偏房小妾姨太太来对应,不然显得中国人这方面的文化太超前了,怪不好意思的。
而在当下,国人的妻子也不叫妻了,私下统称“老婆”。高雅一点的,如上流人士在公共场合冠冕堂皇地称妻为“夫人”;中流人士如文化人温文尔雅地称其妻为“太太”。按理既然有上流和中流人士,就得有下流人士,这似乎太不雅,说不好会范了众怒的。因为有调查声明在中国根本不存在上流社会,除非他是自封的。咱们每天眼睛里看到的,身边接触的,都是普普通通的中国老爷们,这些大老爷们在公共场所也想让自己口中的语言听起来文雅一些,如果他们携老婆与陌生人共进晚餐,通常会大嘴一咧,手一摊,不忍说出口似的,用最富有情感的词语含混地介绍:这个,是我的“爱人”。
是啊,不爱这个人能把她哄到手做老婆么?
夫人,太太,还有我的爱人,你更喜欢哪一个呢?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01hrguangdong.com/html/zawen/x3535udmmgg.html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