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折柳

今年清明无雨。清明本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的四月,从清明那天起,气温明显升高,雨水也会随着增多,正是春耕的好时机。农谚曰:“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按《岁时百问...
杂文 2025-04-05 0

领导干部要走下“神坛”

连日来,一则“七旬老人土地庙里供奉县长,跪求帮讨医疗费”的消息开始在各大网络论坛及微博上传播,引来社会关注。发帖者介绍说,该老人自称是72岁的信阳市光山县泼河镇...
杂文 2025-04-05 0

用文化伦理取代“防盗门”

网尽天下富豪的《福布斯》杂志,做梦也没有想到,其推出的“中国大陆富豪榜”居然会被人称作“囚徒榜”。[1]这实在是福布斯的笑话,也是中国富豪的笑话!然而,恐怕没有...
杂文 2025-04-04 0

面对红袖我想说

红袖添香在我眼里是个漂亮性感的女性,一眼望去浓妆艳丽分外妖娆,细细端详便也能看到她超凡脱俗清晰自然的一面。就是这样百变造型的性感迷人女郎叫人如何不为之迷恋疯狂,...
杂文 2025-04-04 0

八十年代中性论

曾一度把八十年代的中性人误以为是,性情平和,遵循中庸的楷模。几天前也有人提到过美人与美女,美男不同,如今想来,或许二者合一就是现代中性人的代言。也曾把二合一的形...
杂文 2025-04-04 0

心不动则不伤

从前,有一个牧羊人,他十分勤劳,机会牧羊。他每天赶着羊群去草原上牧羊,由于照料周全,又善于总结经验,他的羊渐渐由几十只变为了几百只,到后来竟然达到上千只。这位牧...
杂文 2025-04-04 0

话“粥”

我爱喝粥。粥,能喝出一种境界--自白粥。知其人广,喝其人多,懂其人少。先说一说我的熬粥方法:1.瓷锅放水上火。淘米(淘好的米应立即下锅,不要久置)。水开后下米。...
杂文 2025-04-04 0

民政局不受理的离婚协议

本文讲述的是关于小海悲剧婚姻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小海,一标准南国女子,连说话时的语调都极为温柔婉转,婚后她下得厨房,出得庭堂,是国人心中典型的...
杂文 2025-04-04 0

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

漫兴(其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觉莺语太丁宁。唐代宗上元元年(760)春,杜甫在友人的帮助下在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建起了草堂,结...
杂文 2025-04-04 0

暂住中国的中国人

推开我家的窗子,就可以看见不远处正在矗起的一座高大饭店,脚手架正在从已经装饰好的外墙壁上拆下,很多的穿着满是灰尘工作服的农民工在忙碌着。过不了多久,这这座饭店将...
杂文 2025-04-04 0

《那山 那人 那狗》讲述心中的坚守

看完影片《那》,心中久久不能平静,总有很多话想说却不知道如何说出口,闷在心头,这种感觉很难受。《那》不是让人一看上去就会觉得很震撼的影片,可是那种冲击却很强烈,...
杂文 2025-04-04 0

狗日的狗

中国人骂人有个习惯,喜欢使用和性、生殖器以及动物有关的词语,其中使用频率很高的“狗日的”三个字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狗日的”用来骂人可以传递很强烈的憎恶与仇恨的...
杂文 2025-04-04 0

“民族文化是民族存亡之根”令人警醒

今天下午,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彭林应邀以《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为题,为光明日报编辑记者作了专题讲座。彭林教授引经据典,通过大量史实反思近代以来的文化之争和西方人的...
杂文 2025-04-04 0

“牛”和“熊”的辩证法

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也许是今天的辩证法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从我知道中国的股票市场的时候,整天就听到的“牛气冲天”的词语。牛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是饱受赞扬的;尽管在现...
杂文 2025-04-04 0

一片白色的轻柔的羽毛

读了小说《阿甘正传》,再看经过艺术处理的电影,感悟愈深。影片开始,像一阵风,清新自然:一片白色的轻柔的羽毛,在自由地随风飘舞,飘过路人的头顶,飘过树梢,飘过喧嚣...
杂文 2025-04-04 0

新时期的党建需要延安整风精神

70年前,中国共产党正处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党内或左倾或右倾的错误思想严重,同时,吸收入党的大批农民与小资产阶级分子,他们把许多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和作风也带入了...
杂文 2025-04-04 0

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

城南虏已合,一夜几重围。自有金笳引,能沾出塞衣。听临关月苦,清入海风微。三奏高楼晓,胡人掩涕归。(王昌龄《胡笳曲》)本诗描写边塞战事吃紧,兵临城下,在这危机的情...
杂文 2025-04-04 0

读《骆驼祥子》之心智体验

清明小长假,抽了两个半晚上,翻了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关于老舍的《骆驼祥子》,已经是不陌生了,很早就翻了,但很粗略,留下深刻印象的是电影《骆驼祥子》。骆驼祥子...
杂文 2025-04-0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