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末路
他是才华横溢,擅长曲艺的柳三变,他是放荡不羁,风流成性的柳七,他是忠厚老实,宦途失意的柳永。历史的车轮缓缓地在人类的文明史上轧过,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另类。当历史定格在宋朝的时候,这个另类也应运而生
他是才华横溢,擅长曲艺的柳三变,他是放荡不羁,风流成性的柳七,他是忠厚老实,宦途失意的柳永。历史的车轮缓缓地在人类的文明史上轧过,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另类。当历史定格在宋朝的时候,这个另类也应运而生,他就是柳永。
柳永原名三变,字蓍卿。他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祖父柳崇是南唐时期的儒学大家,其父柳宜兄弟六人也都在宦海拼搏。在家族浓厚的文化熏陶下,排行第七的柳三变自幼便饱读诗书,遍览经典。少年之时即以词曲之作清新脱俗而闻名于世。对于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晚辈,父辈自然寄托了很大的期望。他们希望柳永可以高中状元,为国出力,光耀门楣。
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顺理成章,但历史却跟他开了一个大玩笑。
不知从何时起,这么一个前途无量的柳三变却开始情迷与秦楼楚馆。他终日流连于花街柳巷,为歌妓填词和曲。他用一首首慢词长调捧红了一个个风尘女子。一句“针线闲拈伴伊”令无数人拍手叫好。他的词由乐坊流向民间,“每有新词,人争相传唱”。一时间,柳七官人成为这风月场中最响亮的名字,无数痴情女儿更是不惜一切只求得与柳郎一晤。因此,虽然他身分文,却游历了大江南北,也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词作。一首《望海潮》绘出了苏杭人间美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千古佳局更是让大漠深出的西夏人对江南充满了希冀。
与其他的风流才俊不同,他是一个有情有义,有血有肉的热血多情儿郎。“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与歌坊妓女分别,他眼噙泪水,依依不舍。“此去今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面对这些女儿的一片痴情,他更多的是一种同情,一份怜惜。
但这些在现在看来是种脱俗的行为在当时却并不被人们接受,它被称作浪荡,被称作堕落,而那些如今被誉为创新之举的词章也别叫作“淫词”。文人士大夫都耻与于柳七相交人人对其避而远之,真可谓“谈柳七而色变”晏殊更是批评他的词轻浮庸俗,其人下流不堪,柳三变在当时就是荒淫的代名词。
声明的败坏让柳三变在科场屡次失意而返。他三中进士,却又三次被黜。无奈之下,他只有以柳永之名应考并再次高中状元,但还是因为名声,他再次被夺去状元头衔。在张先,范希文等人的力荐下才保住进士出身。皇帝也知其才,但对其“忍把浮云,换了浅斟低唱”大为不快。于是,在苏舜钦等人纷纷被委以官职之时,他得到的却是一句“何需浮名,且去填词”。这让我不禁想起了李太白,满腔的报国热情却最终被“赐金遣返”。
在风月场中如鱼得水的柳七变成了柳永后在官场上却始终郁郁不得志,并最终得罪权贵而被赶出朝廷,病死在润州。
可怜柳七,一生风流乐善好施,到死却身无分文,无钱下葬。最终,在歌妓的帮助下才如土为安。只有那些多情的女儿还记得她们的柳七官人。
柳永就象一颗流星,在历史的天空划过,留下一段美丽的回忆。
浪荡不也好,风流成性也罢。至少有一点我们必须承认,作为宋词的改革者,他对词曲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由sf666传奇新服网原创或收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01hrguangdong.com/html/sanwen/xu7fd5d1rnh.html
相关文章
